近期,浙江大学“最美实验室”评选结果揭晓,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声学振动与人因工程实验室”凭借其在学科建设、安全及日常管理规范建设、文化氛围建设及育人成果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获评认定。
据悉,浙江大学“最美实验室”由校文化建设委员会评选认定,在2024年浙江大学实验室安全达标考评活动中被认定为“安全考评优秀”的实验室中认定10个,并纳入申报省级及以上文化项目库,择优向上推荐。
祝贺声学振动与人因工程实验室!
实验室介绍
声学振动与人因工程实验室位于玉泉校区动模实验楼,由邱毅教授领衔的声学振动与人因工程研究团队建设及运维,负责人为郑旭副教授。实验室主要由人因声振工程实验室、智能声学控制实验室、多功能实验控制间和文化走廊空间组成。
实验室建有国内首个专业用于人因振动工程研究的载人六自由度电液式振动实验台,在0~50 Hz范围内提供最大满载(1吨)加速度1.3g、最大位移峰-峰值0.7m的振动激励,同时配被有完备的人体安全保护系统,其本体和搭载实验时的状态如图1-2所示。
图1 人因声振工程实验室
图2 搭载舱室和座椅的实验状态
智能声学控制实验室配备有专业的监听扬声器、多通道声卡、声信号采集和回放设备、硬件在环控制器等设备,能够进行座舱声学舒适性评价和包括噪声主动控制、主动发声、声场复现和声场分区等智能声学控制研究,实验室状态和使用场景如图3-4所示。
图3 智能声学控制实验室
图4 智能声学实验室开展实验的情况
多功能实验控制间的空间进行了优化布局,不仅可以进行载人六自由度电液式振动实验台的控制,而且可作为党建、科研讨论和导学育人的多功能空间,曾在2023年获评校级“研学空间”,如图5所示。
图5 多功能实验控制间
实验室充分利走廊空间,通过建设毕业研究生手模墙,号召学生们继承团队学术文化和奋斗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建立良好的团队学风,并增强毕业研究生的归属感,如图6所示。
图6毕业研究生手模墙
实验室非常关注文化和团队建设,并组建了一支由导师、博士后和研究生共同组成且由实验室冠名(仁茵队)的足球队,并且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2024能源工程学院“春能杯”足球赛的冠军,如图7所示。
图7 实验室夺得”春能杯“足球赛冠军
声学振动人因工程研究与车辆、工程机械、高速列车、舰船、飞机和国防装备等运载工具都息息相关,并且与智能座舱技术正在不断融合,其实质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最新技术的融合,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实验室团队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了人体对振动噪声响应的基础理论、振动噪声舒适性智能化控制的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于2022年11月牵头成立了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为挂靠单位、多学科交叉融合、面向全国专业从事人因振动工程研究与应用科研人员的学术团体——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人因振动工程专业委员会,邱毅教授任首届主任委员。
近五年,实验室与中国中车、中国商飞、一汽、东风、广汽、奇瑞、华为以及多家国防单位开展了深入的科研合作,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校企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团队研究生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助力相关科研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后入职重点单位和重要岗位,继续为车辆与运载工具强国战略贡献浙大力量。